校友访谈录
百廿风华·校友访谈|王恩界:文化自觉,学贯中西

人物简介:

王恩界,男,中共党员,广西大学教育学院高教研究所教授、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bat365正版唯一官网,硕士、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9年至2012年)出站;广西大学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责任教授;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导师组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师资;注册高级人力资源测评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网络心理与传播行为;汉语学习动机。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研究;儿童汉语分级阅读的分级标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承载研究;基于儿童汉语分级阅读的阅读能力与文本难度的分值测算;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模型;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结构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研究生心理素质测试预警系统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冷”、“热”执行功能研究;广西高校本土化的心理咨询模式研究;社会变迁中的青年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研究;社会认同视域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演化及引导机制研究。

人物采访:

问:王老师您好,您1996年在山大社会学系学习时的感受和经历是什么样的呢?这些年您有没有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您感觉现在学校和您读书时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是1996年入学,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山大整体的办学条件非常好,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的素质,整体来说都是非常优越的。随着在学校、学院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我越发地感受到山大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既包括儒家文化的“和”,也有齐鲁风貌的质朴、坚韧。无论是在操场上运动时,还是在教室里学习时,只要遇到困难和麻烦,总是会有同学伸出手来帮忙。现在回忆起我在山大求学的时光,最大的感觉就是令人如沐春风的良好气氛。

我一直在关注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整体感觉就是bat365正版唯一官网越来越国际化了。这些年,随着全国范围内985工程建设、双一流高校建设,明显地感到我们学校、学院发展迅速,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排名上。在目前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很多学校都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包括我现在所在的广西大学。但山大能够在众多高校纷纷发力的情况下取得如此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是非常难得的。我想这也预示着咱们学院、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问:看您的经历,您是本科就读社会学,硕士和博士攻读的是心理学,那您当时是为什么转去学心理学了呢?

从抽象程度来说,哲学会比社会学抽象一些,但社会学和其他的社科类专业相比,可能抽象程度还要更高一些。社会心理学相对而言更具体一些,其研究对象集中在个体层面,也比较符合我的研究兴趣。因此,在我选择研究生学习方向时,就选择了心理学方向,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但是社会学是我做研究的基础,直到现在我在分析相关问题时还是带有一种社会学的眼光。我们常常会觉得本科4年时光什么都没学到就匆匆而过了,但实际上它往往深入影响到我们知识结构中最底层的框架。特别是当我在做社会心理学研究时,我还会受着社会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心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从学科的研究对象上看,二者确实有着明确的分野。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二者往往难以分割。往往呈现出个体的独特心理是由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的,社会文化环境又受个体心理的影响。对此,您怎么看待?

我在刚入学时,我们当时的院长吴忠明老师送了我们一本书,我清楚地记得书的名字是《社会学历史走向》。我仔细翻了翻,但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我,许多内容都没有看懂。当我在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时候发现,社会心理学可以很宏观,也可以是个体取向的,而我研究的是宏观取向,因此我写的第一本书是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发展的,我当时花费了很长时间为这本书取名。后来取名叫做《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元素与走向》,这与《社会学历史走向》类似于一脉相承,只是内容不同。

在我的研究前期,主要关注的是网络成瘾问题,在做网络成瘾研究中,我先试验了一些社会因素,并把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二者做了整合。我想这是我在网络成瘾研究中得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发现,那就是关于网络成瘾的一种社会心理交互作用的机制。我把社会生活事件的刺激作为客观刺激,然后将社会支持和心理应对方式三者结合起来,探讨成瘾的原因并归纳出社会心理机制。

目前我主要探讨的是关于网络传播中个体心理的变化问题,给大家举个生动的例子:在网络传播中,为什么许多人,比如王思聪,有时会认为自己是个屌丝、草根呢?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同。那么我想探讨的就是社会认同对于网络传播行为的影响。他相信哪些内容?他发表哪些言论?作为研究者就是需要通过这种价值、情感、身份认同来分析个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参与网络传播行为。他/她是积极传播者还是态度顽固者,是能够接受他人影响的传播者还是对整个网络传播不太重视的传播者……分析某一群体或个体的社会认同对传播行为中具体表现的影响,这实际上也可以划分到社会学范畴,我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把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了。这样的研究非常具有我的个人特点,这跟我的社会学学科背景是息息相关的。

问:适度的焦虑能够推动人前进,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看到您在做网络成瘾的研究中提及焦虑情绪在网络上的传播,您认为,有什么措施能够缓解这种焦虑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在做网络成瘾的研究过程中确实注意到这种焦虑情绪在网络上的传播,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传播现象之一。我认为这可能与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主要群体,及该群体的特征有关。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观点的人物群体,整体上知识水平不会太差,他们能够关注到一些宏观的社会问题,或许他们本身就充满了焦虑意识和忧患意识。从个人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焦虑情绪。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基于个人特征以及自身对社会的关注,会更多地传播焦虑信息。且网络是有格调偏好的,平平淡淡的记录往往不会得到太多的关注,而焦虑的传播则容易引起情绪共鸣。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现在十分感兴趣的一个研究点就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甚至一些教育学的方法来缓解焦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互联网上传播一些让人不那么焦虑,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客观公正地去理解问题的一些信息,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一个供社会大众讨论问题的公共空间。因为我发现在互联网上,每个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呈现出一种网络自我中心主义,丝毫不关心他人的境遇与评价,只顾及到个人情绪发泄。这其实存在一个悖论,尽管网络具备交互性强、讨论空间充分的特点,但却并不利于共识的达成,反而强化了个人原有的刻板印象或者偏见,所以怎样才能让网络更能成为一种公共空间,成为供人们思考的一种空间,并借助网络上多元化、异质性强的信息特点,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思考,使个体之间的观点能够互相融合,最后达到一种社会共识的形成。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个人关注的一个焦点,我觉得这也是互联网传播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我暂时还没有得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

问:您认为这种焦虑是不是和所处时代或环境存在关联?

对这个观点我有同感。当我们找到自身价值时,或者说处于一种能够确认自我价值的状态时,会容易缓解个体的焦虑感。

从学科起源和课程设置来讲,社会学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是西方的“舶来物”,真正与中国本土化有关的课程极少,我在大学的课堂上了解到很多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后,特别关注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评判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这是我当时焦虑的原因之一。20多年过去,当现在的我再回看当时令我感到焦虑的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我发现西方的话语体系在解释中国问题时往往是不适配的,更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只有用我们中国的话语体系才能解释好中国的问题,因此,很多焦虑也是不必要的。

另外,在个体微观层面,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前途未知,充满迷茫,这与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给个体,特别是年轻人所带来的成长压力、发展压力或许有极大关联。因而我们在个体层面也需要确定自我价值,我想这可以通过多读书来实现。

问:不管是社会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属于人文社科,在人文社科在学习中,您认为是否存在的一些普遍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呢?

我个人感觉现在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同学,通常会遇到我们刚刚探讨过的一个问题,即受西方话语影响的问题。这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对中国的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社科类的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像许多精致的心理学研究,无论是研究框架、实验设计,还是控制变量,均来自于西方的文化。这样的研究确实很有趣,但在中国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例如,西方关于金钱的研究发现金钱具有“镇痛”作用,可以解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放到中国社会之中,人际关系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这表明中国的某些文化因素在中国国情下也具有独特的作用,而西方则没有。我们要把中国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基底,才能够真正学好从西方舶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

目前来看,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强调结构性因素,毫无疑问,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社会因素,但并不完全都可以归结为社会原因,其中一定有个人因素,某个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宏观微观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目前心理咨询领域的实务操作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方法进行,而西方的心理咨询是从西方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在西方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咨询理论或者咨询技术放到中国,能起作用吗?或者,真的有效吗?这其中必定存在问题。事实上,中国是有自己的一套心理咨询方法的,杯弓蛇影、赤壁赋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如何做咨询、如何解决他人困惑、克服动机缺乏、无意义感、焦虑现象等的智慧,《黄帝内经》中也有专门关于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但我们从未去开发其所蕴含的合理内核。

我想给各位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同学们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了解中国文化,要自觉地把西方社科的理论与方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照抄。第二是希望同学们多学习一些数理知识、计算机知识,这将与纯质性研究、单纯以理解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将会比其他人多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方法和工具。此外,要有文化自信,虽然文化自信看起来很简单,听起来也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够自信面对西方文化套路的能力。因为面对着浩如烟海的西方文献和新闻媒介,能够保持文化自信是不易的,它是一种需要长期锻炼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最后还要超越西方,这种超越并非在西方话语框架之下提出新变量的小步发展,而是要建构起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特别容易成为“愤青”,且学科内部常存在“鄙视链”,这都是我们需要有意识避免的,更进一步,要努力尝试进行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这将有利于个人在多领域的长足发展。

问:最后,老师能给同学们一些寄语吗?

我在目前班主任的工作中,发现大学的同学们可能最缺乏的一是做研究的能力,二是明确知道自己所追求为何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勉励大家:起步就要争先,及早地进入到学习状态、研究状态,提升自己的成熟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努力培养自己做研究的能力。无论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至少能在大学的时光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和解决一个自己关注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